当前位置:资讯 > >正文

梅山文化园怎么发展?他们坐到一起研讨-焦点速读


【资料图】

湖南日报·新湖南客户端7月4日讯(通讯员 徐勇 汤乐儿)7月3日,梅山文化园发展战略研讨会在安化县梅山文化园举行。会上,大咖云集。大家认为,梅山文化园应深入研究、精彩展示梅山文化,全力打造文化旅游基地、大中小学生研学基地、党员教育培训基地、乡村振兴示范基地等四大基地。

研讨会现场。

会议由安化县梅山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伍亮主持。湖南大学法学院原院长、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促进会会长杜钢建教授作主旨演讲。省委讲师团原巡视员、省梅山文化研究与传播专委会会长陈志强,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、梅山文化园董事长张青娥,国家一级作家于建初,省梅山文化研究与传播专委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卿定文等领导、专家和企业家,围绕研究、传承梅山文化,推进梅山文化园高质量发展,纷纷发表意见和建议。

梅山文化园张五郎神像。

张青娥介绍,梅山文化园建于2005年,占地4000亩,总投资2.8亿元。现已收集整理梅山文物3800余件,还有梅山山歌、梅山号子等60余册,出版了梅山绘画读本《张五郎与娃娃鱼》等作品。依据古梅山地区的历史、人物、民俗、艺术等,梅山文化园建成独具梅山文化特色的古烽火台、吊脚楼、风雨廊桥等景点近80处,修建陈列梅山民俗展品3800余件的梅山文化博物馆。

梅山文化园日月亭。

杜钢建围绕梅山蚩尤文化作了主旨演讲。他认为,梅山文化园上古文化符号太少,需要再充实,首先要考虑把蚩尤文化展示出来,三大时期的文化符号都需要补充完善。

于建初认为,梅山文化园作为一个载体,要把它打造成梅山文化的“世界之窗”,把文明分为若干个版块,比如军事文明、农业文明等,把它打造成一个世界文明、中华文明的窗口,一个寻根问祖的地方。

(梅山文化园供图)

标签:

推荐阅读